“這包是王家畈村的,一起裝車。”1月14日,早上七點半,宜都市公交停車場一側(cè),20多平方米潔凈的白色倉房內(nèi),一包包轉(zhuǎn)運而來的快遞“暫居”于此,司機王祖金正熟練地將包裹分類,搬運上車。
“現(xiàn)在去村里的快遞都在這里集中,我們不光拉人,也拉貨?!蓖踝娼瘃{駛的801路公交是宜都市全域公交主要線路之一。與過去不同的是,如今,王祖金不僅要將乘客安全送達,還要準時將車里的快遞送到村級寄遞物流服務(wù)網(wǎng)點。
整裝出發(fā)。一路上,王祖金十分從容,20多年的駕駛經(jīng)驗讓他在這條每日往返的道路上輕車熟路。
“年貨節(jié)的快遞比以前多了不少,您兒生意也紅火得很喲?!卑胄r后,車輛到達鄧家橋村寄遞物流服務(wù)網(wǎng)點。王祖金一邊把快遞搬下車,一邊和網(wǎng)點負責人陳忠萍打趣道。
去年,陳忠萍將自家房屋一樓裝修,變身村里所有快遞的臨時小家。在這里,高拍儀、打單器、視頻監(jiān)控、標識標牌等設(shè)備一應(yīng)俱全,快遞“臨時居住”無憂,“隨時出門”便捷。
“都是政府給配的,我沒有花一分錢?!标愔移际炀毜亟o剛剛收到的快遞貼單,隨后指向和快遞小家并排的超市笑道:“多虧了快遞進村,現(xiàn)在我的超市生意都變好了,一年的利潤提高了10%呢!”
正說著,一邊的王祖金又忙不迭地回到車里,準備繼續(xù)前往下一個站點。車內(nèi),乘客們早就習以為常。
“快遞進村是好事,我們很歡迎?!薄拔易约阂惨诖謇锶】爝f,車子能天天把快遞送進來,很方便?!薄?/p>
途經(jīng)新橋河村,村民魯振枚指向窗外說道,在獅子山灣落,政府新修了一座白色小房子,灣落村民的快遞都在那里“安家”,房子外還有個金屬柜,有的快遞被放到金屬柜上的小格子間里,村民們隨時都能拿取。
公交車穿過連綿山脈朝著王家畈村駛?cè)ァD抢锸?01路的終點站,也是進村快遞的最后一站。
往日,王祖金還要在其他站點停靠卸貨,年關(guān)將近,進村快遞量由平時的4500件左右增加到6500至7000件,王祖金一趟行程只能帶兩個村的快遞。好在公交車每隔15分鐘就發(fā)班一次,去往村里的快遞都能在當天送到村民手上。
“不光方便了村民,我也賺錢了?!蓖踝娼痣y掩喜悅,每次帶貨,一件快遞他可得5分錢,這個月預(yù)計能多賺500元。
如今和王祖金駕駛的801路相同的“客貨郵”線路,在宜都共有25條,串聯(lián)50個行政村、54個寄遞物流服務(wù)網(wǎng)點,融通著村民們對快遞下鄉(xiāng)的期待,更鋪陳著致富惠民的愿景。
“未來,還會有更多的線路到更多的村,那時候大家生活更方便,我也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,相信村民們和我的日子都能越來越好。”王祖金說。(三峽日報記者 李陽 孫長天)